首页

美脚52

时间:2025-05-26 02:13:25 作者: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200余场活动点燃科学热情 浏览量:31565

  中新网成都5月24日电 (王利文 范颖)23日晚,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蓉城科学之夜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启幕。歼-10C战斗机模型、“华龙一号”核电站模型、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大国重器集体亮相,科技工作者们走上“星光毯”,科普场景赋能转化“成都造”集结亮相。

23日晚,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蓉城科学之夜在成都举行。范颖 摄

  在活动主会场,一架银灰色的1:1全尺寸歼-10C战斗机模型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从事IT行业的市民王先生难掩激动。他说:“这些硬核科技以前总觉得离生活很远,没想到今天在科技活动周的现场就能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他特意拍下多组照片,并坦言周末要带孩子再来,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智造”。

  在展会现场,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张云介绍:“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支持氢能发展的政策,但部分市民对氢能安全性仍存疑虑。我们这次参展,就是希望向市民朋友们科普氢能发电,让大家了解在发电过程中氢能是安全可靠的。”

展会工作人员为青少年讲解塑料瓶的循环再生流程。范颖 摄

  活动现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桐等十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纷纷从红毯亮相,展示科学工作者的精神风貌。“隔膜是锂电池中十分关键的部件,它既要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又要让锂离子自由通过。”据吴桐介绍,其团队历经15年的产学研技术攻关,自主设计了全套隔膜加工新技术,成功实现隔膜国产化,推动了我国锂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扎根核药细分赛道,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从最前端的分子筛选做起,开展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并已打通稳定的核素供应和产品物流通道,可确保供应链体系高效稳定全面运转。该企业总经理乔海涛表示,“成都科技、产业监管部门与企业并肩作战,在融资、市场监督、环保、安全、临床各个环节予以支持,让企业将精力集中于药品研发。这也让成都创新药,特别是抗肿瘤药迎来爆发。”

  据介绍,除了主会场外,本次科技活动周期间还设置了五个特色分会场,遍布城市东南西北,科普活动覆盖科学、自然、应急、交通、医疗等多元领域,200余场配套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蓉城科学嘉年华”。(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谈跨境赌博:愿与有关方面加强合作,加大力度打击跨境违法犯罪

3月1日,赛事迎来倒计时100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公布了相关赛事信息。中国将派出男、女两支队伍出战本届比赛,中国香港将派男队参赛,赛事将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为全国和全球的观众展示世界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风采。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为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提供强大力量。激发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首先要自信自立,坚守中华文明的立场,巩固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做到精神上、心态上的独立自主。坚持以我为主,牢牢扎根本国土壤,始终站在中华文明立场上看待、审视、包容一切文明,立足中国自身历史、现实、需要去吸收借鉴有助于中华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

外交部:中日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从事职业教育29年,夏美艺身患严重颈椎病仍以惊人的毅力潜心教书育人,他对待学生严教慈爱,践行“人人出彩 技能强国”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为支撑,探索建立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宽、技能精、品行优”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他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奖,青海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青海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他带领团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投身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他牵头成立了青海物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青海交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机器人创新中心,曾担任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裁判工作。(人民网)

布林肯与阿巴斯会面不足一小时 外媒:双方未发声明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妥善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要抓紧抢修受损道路,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当前正值“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增多,人员流动量大,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各类事故灾害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处置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中泰免签首日:泰国华人回祖籍地海南探亲开心到一夜无眠

在论坛报告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民教授以“大模型与具身智能”为题作学术报告,阐述大模型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从文本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到具身智能发展路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文峻教授围绕群体智能的发展历程、大模型赋能群体智能、关键技术以及典型应用等作报告,为未来群体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北京理工大学孙健教授系统阐述强化学习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在样本效率、策略稳定性、决策安全性等方面的创新性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